-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漳平市地处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北溪)上游,是闽西的东大门,于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置县。现为龙岩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而漳平在历史上还曾经隶属漳州。闽南话是其主要方言,部分地区的客家人讲客家话。全市土地面积2975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街道)、186个行政村、26个居委会,总人口27.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1万人。
漳平境内地形东西窄,南北长,群山环抱,北部和西南部地势较高,东西宽58公里,南北长98公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沛,夏长冬短,无严寒,无冰雪,风灾罕见。年平均气温20.3°C,1月份平均气温11.0°C,7月份平均气温28.1°C,年降水量1486毫米,相对湿度78%。我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市林地面积366万亩,占总面积的82.6%,耕地面积17.78万亩,占总面积的4%。人均耕地面积0.65亩,土质为水稻土和红壤,微酸性,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
漳平地处“闽南金三角”的圈沿,和泉洲、三明、漳洲、龙岩地市结合部,东毗永春、安溪,南接、南靖,西邻新罗,北接大田、永安。鹰厦、漳泉(厝)、漳龙(梅)铁路贯串境内,是闽西南交通枢纽,成为闽粤赣三省边区19个县(市、区)的物资集散地。
[编辑]历史文化
据《漳平县志》,漳平县名因“邑据漳江上流,万山之中,此为平衍云。”唐为龙岩县苦草镇九龙乡,初隶汀州府,后属漳州府。明成化七年(1471)析龙岩县地置漳平县,属漳州。清属龙岩直隶州。1929-1934年曾建县苏维埃政府。1935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6月21日解放,属龙岩专区(地区)。1956年宁洋县撤销,县城双洋等地入属。1990年撤县设省辖县级市。现由龙岩市代管。
1997年,漳平市面积2975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2个街道8镇6乡:菁城街道、桂林街道、新桥镇、永福镇、溪南镇、双洋镇、和平镇、拱桥镇、象湖镇、赤水镇、芦芝乡、西元乡、南洋乡、官田乡、吾桐乡、灵地乡。市政府驻菁城。
1998年,漳平市辖2个街道、8个镇、6个乡,26个居委会、176个行政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264757人,其中:菁城街道40418人、桂林街道23807人、新桥镇33609人、双洋镇11653人、永福镇42522人、溪南镇18370人、和平镇10777人、拱桥镇8435人、象湖镇11811人、赤水镇8352人、芦芝乡13133人、西元乡12328人、南洋乡7420人、官田乡8309人、吾祠乡6295人、灵地乡7518人。
2003年,漳平市辖2个街道、8个镇、6个乡:菁城街道、桂林街道、新桥镇、永福镇、溪南镇、双洋镇、和平镇、拱桥镇、象湖镇、赤水镇、芦芝乡、西元乡、南洋乡、官田乡、吾祠乡、灵地乡。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84万人。
[编辑]交通信息
漳平火车站是一等编组区段站,鹰(潭)厦(门)铁路、漳(平)泉(州)肖(厝)铁路、漳(平)龙(岩)梅(州)铁路、漳(平)龙(岩)赣(州)铁路贯穿漳平,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公路方面:随着漳州-龙岩高速公路、永安-漳平-华安-漳州二级公公路建成通车,东出泉州、西进龙岩、南下漳州、北上永安的公路交通网络已形成。高速公路方面:按照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规划方案来看,三明的永安—漳平—华安——漳州的“八横”之一高速公路以及莆田—永春—漳平—龙岩—永定—广东梅州的“二十联”之一高速公路,将很快开通,两条高速公路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漳平的交通条件。二是地缘优势。漳平人与闽南人同饮一江水,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同属一个经济圈。从流域水系来看,漳平是福建省第二大流域九龙江之源,与厦门、漳州同属九龙江水系;从区位条件来看,漳平地处闽南金三角圈沿,与泉州的永春、安溪,漳州的华安、南靖毗邻,漳平方言属闽南语系;从漳平文化来看,是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相互交融的复合型文化,尤以闽南文化更为显著,相应地漳平人的生活习俗,也与闽南人相近;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漳平至厦门、泉州的旅程时间分别为2小时、2.5小时,已融入2.5小时闽南经济圈。高速公路开通后,将形成1.5小时经济圈,这一优势将更加明显。
-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