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六盘山南沿地段,甘肃省东南部,黄河中游丘陵沟壑地带,总面积1311.8平方公里,人口28万(其中回族人口占68.7%)。
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有大片宜农、宜林、宜牧的荒坡和森林资源;有大储量、高品位的铁、铜、锌、长石、石英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畜牧业已成为全县支柱产业。现有秦川、西门达尔牛,河曲马,伊沙、京白鸡,哈白兔、小尾寒羊等近十个品种的良种畜禽,并依此建起了县生物制品厂和清真食品加工厂两个龙头企业及西北最大的龙山皮毛市场,建成了包括13个乡镇、辐射全县的皮毛基础,以皮毛运销和加工为主,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入市场,使畜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局面。
随着龙山扶贫开发试验区的建立,打破了张川县长期处于封闭保守的局面,使这片待开发的“热土”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趋便利的交通、电力、邮电、通信等条件及十分优惠的政策,吸引着众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张家川必将成为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 1316.56 平方公里,总的地形是东北高、西南低,呈倾斜状。全县有耕地 723955.1 亩,占 36.7% ;园地 14786.3 亩,占 2% ;林地 57562.1 亩,占 29.15% ;牧草地 329981.1 亩,占 16.71%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66996.8 亩,占 3.39% ;交通用地 24095.5 亩,占 35.97% ,水域面积 19449.4 亩,占 0.99% ;未利用土地 219840.1 亩。
矿产资源
截止 1999 年底,张家川县境内已探明储量的矿产 8 种,矿产地 18 处,其中,中型矿床 2 处。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铜、铁、铅锌、银以及非金属硫、石灰石、石英石、花岗岩等。主要矿产探明的储量:铜矿石 1367 万吨,铜金属 10.5 万吨,铁 3111.9 万吨。
水利资源
截止 1999 年底,张家川县共有小型水库 2 座。
旅游资源
张家川县的主要旅游资源包括关山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主要景点有:五龙山森材公园、白石嘴牧场跑马狩猎场、东峡水库、宣化岗拱北、老庵寺、凰翔府遗址等。
[编辑]历史文化
张家川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时为西戎活动地。秦时属雍州陇西郡,汉代属陇县、街泉县。隋唐、宋时分隶于陇城、清水两县;元、明、清时分隶于秦安、清水两县;中华民国废陇南道,属甘肃省陇南道(民国16 年改道为行政区)之清水、秦安 2 县,1949 年 7 月 29 日张家川地区解放.1950 年 5月设甘肃省天水专员公署,属甘肃省天水专署之清水、秦安、庄浪和陕西省陇县管辖.1953 年 7 月 6日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区, 1955 年 6 月 8 日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张家川回族自治区更名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1958 年 12 月 20 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水县,合并设立清水回族自治县,1961 年 12 月 15 日国务院决定恢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建置,以合并前的区域为自治县管辖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张家川镇,迄今未变,现为天水市辖回族自治县.-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