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邻武威地区和金昌市,西连酒泉地区,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张掖地区下辖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五县及张掖市,总面积4.1万平公里,总人口117万。张掖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骞、班超、法显、唐玄奘等都曾途经张掖前往西域;隋炀帝于609年在张掖曾召集西域27国君主使巨,召开了“万国博览会”。
马可.波罗曾醉心于此,停留长达一年之久。张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最,古称“金张掖”,后改名甘州,有“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之佳句。张掖属温带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198毫米,年均气温7℃。市域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其中城市常住人口10万。张掖旅游资源丰富,以大佛寺、木塔寺和镇远楼最为著名,邻县有肃南马蹄寺、山丹军马场、新河驿等景点。张掖有312国道和兰新铁路复线横贯全境,交通便利,旅游接待能力初具规模。
[编辑]历史文化
张掖古称甘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也是河西四郡之一,马可·波罗东游中国时曾在此停留长达一年时间。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张掖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如月氏黑水国遗址、长城烽燧、隋代木塔、唐代五松园遗址、西夏大佛寺、明代钟楼、临松山马蹄石窟等。除了这些沉甸甸的历史遗存之外,张掖还有许多风景宜人的所在,如当年的皇家马场——山丹军马场融观景、娱乐与草原生活于一体,景色秀丽,野趣天成。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独有的民族风情,更为这个物产丰饶的“金张掖”增色不少。
[编辑]旅游佳期
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编辑]交通信息
张掖交通运输四通八达,有公路22条,国道312线境内长68.2公里,227线境内长38.67公里。兰新铁路横贯市境,东起山丹县东乐镇、西到临泽县沙河镇,市境内长56.33公里。铁路
有兰新铁路横贯全市,东起山丹县东乐镇、西到临泽县沙河镇,每天有列车通达北京、乌鲁木齐、兰州、上海、西安、济南等地。从上海到乌鲁木齐的T52/53次、以及从乌鲁木齐到北京西的T70次、到济南的T190次、到郑州的T198次、到汉口的T194次都经过该市。张掖火车站位于张掖市东北部,售票处咨询电话:0936-8213744。
公路
全市有公路22条,以甘新公路、甘青公路为主要骨干,国道312、227都经过张掖。
[编辑]住宿情况
张掖本来就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今年随着我国开发大西北的政策的实施,到张掖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张掖市内有很多专为游客准备的不同档次的宾馆,服务对象从外国友人、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到广大国内游客,服务热情周到,价格也十分合理,保证游客可以游得开心,住得放心。[编辑]餐饮美食
张掖饮食以面食为主。比较富有地方特色的有搓鱼面、糍耳子、羊肉粉皮面筋、香饭、小饭、煎血肠、羊头汤、鱼儿粉、灰豆汤、鸡肉垫卷子、山丹油果子以及糊饽、豆腐脑儿等。肉食类中除手抓羊肉和清汤羊肉外,腊羊肉也久享盛名。酒有黄酒、南酒、烧酒,当地素有“无酒不成礼”之俗。在位于张掖市民主东街的甘州小吃一条街上,你可以品尝到当地的各种美味小吃。小吃街一般从清晨六时开张到翌日凌晨三、四点收摊。整个街道两边是一字排开的小吃摊,花样繁多,价格低廉,在小吃街两端还有拔地而起的仿古牌楼,古朴别致,再现了昔日张掖风貌。
[编辑]休闲娱乐
到张掖旅游,除了欣赏当地特有的民族风情外,还可到街头巷尾的歌舞厅、娱乐总会、酒吧、保龄球馆等娱乐场所去休闲放松一下,其环境布置高雅、清静、舒适,节目丰富多采,可使你边吃边唱,富有情趣[编辑]购物消费
张掖地方土特产品很多,植物类主要有小河红枣、甘浚楸子、苹果梨、张掖柰子、乌江大米、发菜等。主要中药材有甘草、锁阳、姜活、黄芪、大黄、麻黄、鹿茸、麝香等80余种。主要的地方性食品有甘州挂面、张掖南酒、张掖黄酒、丝路春系列白酒等,其中丝路春酒连续5年获甘肃省优质产品奖,行销国内及台湾、香港地区。主要手工艺品夜光杯,具有悠久的历史,用质地优良、花纹美观的祁连山玉石琢成,器质细腻,造型优美,历来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