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
新安介绍
-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东接洛阳、孟津,西邻渑池,南交宜阳,北界黄河,与济源市和山西省垣曲县隔黄河相望。县城位于县境南部,东距洛阳市30公里,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总人口48.8余万人。新安地下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20余种,其中煤炭、硫磺、铝矿石、石英石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被誉为“新安四宝”。煤炭已探明储量为10亿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铝土矿储量1.5亿吨,含铝量33.77--71.78%,为河南省铝工业重要原料基地。硫铁矿储量2.3亿吨,含硫量平均18.1%,石英石储量2.8亿吨,白云岩储量200亿吨,铁矿石储量3000万吨,石灰岩储量100亿吨。
新安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实施“工业兴县”战略以来,培育了固定资产和销售收入超百亿的龙头企业新安电力集团,目前该集团已成为全省前十五名特大型企业。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规划建设了洛新工业园区、万基工业园、万山湖经济园三大工业园区,引进了一批香江万基、耐火材料、龙新玻璃、中超铝业等一大批超亿元,实现了县属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双翼齐飞”,逐步形成了能源、冶金、建材、化工、机械制造等五大产业体系,使新安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铝工业、金属钠、耐火材料和陶瓷产业基地。
境内六条主要河流纵横穿越,其中黄河由西向东过境37公里,全县水域1.3万亩,地下水年蓄量0.799亿立方米。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库的兴建和水资源的开发又为新安经济的发展拓宽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安地阜物美,矿藏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煤、铁、硫铁、铝矿、耐火粘土、石英岩、白云岩、硅沙、石灰岩等20余种。其中已初步探明煤炭储量10亿吨,属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铝矾土储量为1.5亿吨以上,铝含量为37.77%-71.78%,是河南省重要铝工业基地之一;耐火粘土储量为2.3亿吨;硫铁矿储量为2.15亿吨;石英岩储量为2.8亿吨;耐火硅沙7亿吨。
新安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以汉函谷关、千唐斋为代表的诸多人文景观,又有以青要山、紫荆山、黄河八里胡洞、龙潭大峡谷等山岳峡谷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和小浪底水库截流后形成的“千岛湖”景观。全县可供游览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以上,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可观。被称为“黄帝密都”的青要山,集雄、秀、险、奇、幽、妙于一体,有“豫西张家界”、“洛阳九寨沟”之美誉,现已辟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开发系列景点30余处。耸立于黄河南岸的荆紫山,“孤峰独秀,晴岚围翠”,相传为古代帝王祭天封禅之地,著名的黄河八里胡洞西岸如削,一线急流,狂澜奔泻,两岸古迹遍布,有“豫西小三峡”之称。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千唐志斋,珍藏唐代墓志、石刻艺术品1400余件,是世界罕见的史料书艺文化宝库。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将在新安境内形成100多平方公里的浩瀚水面,呈现出“高峡平湖,千岛竞秀”的壮丽景观。湖光山色相映,将是21世纪豫西观光旅游的最佳境地。新安的旅游产品异彩纷呈,各具特色。“黄河澄泥砚”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黄河奇石”天造地设,奥妙无穷;新安烫面角、峪里柿饼、五头樱桃等名优土特产品闻名遐迩,是旅游品尝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编辑]历史文化
新安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实物为证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秦时置县推算,迄今也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华夏文化。相传黄帝、炎帝曾在这一带活动,因而人们又称新安为“表里山河”、“帝王之乡”、“华夏之祖”、“炎帝之根”。境内有多处仰韶文化遗址,有著名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大的墓志铭博物馆——千唐志斋,还有汉函谷关、王乔洞、洞真观等人文景观。“诗圣”杜甫《三吏三别》中的《新安吏》就是写于新安,也许诗人不会想到,自己饱含酸楚的一笔竟成为今日繁华的映衬和烘托。千唐志斋 据史书记载:新安置县于秦时,取新治安宁之意。隋置谷州,因县境有谷山。1936年复新安县名。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代因之,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改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大业初省东垣入新安,唐贞观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唐宋以来长期属河南府(或路),直至清末。民国初,属河洛道,以后道撤,直属省辖。建国后属洛阳专区,现为洛阳市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