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清丰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隶属濮阳市,总人口67万人,总面积872平方公里。
清丰县能源供应充足。境内不但有多口油气井,而且从中原油田输送到安阳的天然气管道又穿过境内,现在可日供天然气100万立方米。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1999年被国家定为“商品粮基地县”。粮食连年稳产高产。2003年粮食总产量已达42.6万吨,其中小麦总产达31.5万吨。2004年,仅种植30余万亩优质小麦,产量就达13万吨,可供日加工小麦500吨的面粉厂一年生产的原粮。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还发展种植尖椒30万亩、速生林20万亩、食用菌1.2万棚。目前,尖椒年产量已达7万吨、食用菌3万吨。为农副产品深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畜牧业蓬勃发展,常年牛饲养量达到5.5万头、生猪75万头、山绵羊62万只、家禽1500万只
清丰县地下矿藏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煤,1986年中原油田在此大规模开发石油,天然气。气候温暖,地势平坦,土地耕性良好,水资源充沛,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产品资源丰富。主要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等,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工业在改革中迅速崛起,目前全县工业已发展到近600家,基本形成了化工、制药、棉纺、酿酒、机械、粮油加工、猪鬃加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年产值24亿元。其中有机化工厂生产的甲胺,填补了全省空白,投资3000万元已投产的偏苯三酸酐项目属全国第二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拥有年产值1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800个,形成了针纺、淀粉、面粉、地毯、猪鬃、化工、酱菜等支柱产业,年产值29亿元,实现利税4000万元。濮阳市清阳针纺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茶巾、浴巾全部销往新加坡、巴拿马、智利等国家,并获得出口商品自营权,已成为河南省百家出口商品基地。清丰市场体系健全,各类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城乡贸易繁荣活跃。
[编辑]历史文化
清丰县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春秋属卫,古称顿丘,东汉末年曹操曾任顿丘令。隋朝出大孝子张清丰,唐大历七年,钦定更名为清丰县,至今被称为“孝道之乡”。清丰也是一个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暨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曾设在双庙乡单拐村,邓小平、宋任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抗日,单拐革命旧址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原红都”。[编辑]交通信息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106国道贯穿南北,境内及周围三纵(京珠、阿深、德商)四横(长济、濮鹤、安南、新菏)7条高速公路围成田字型,并分别与京广、京九、陇海等铁路干线交叉,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清丰处于交通枢纽和区域中心位置上。-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