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许昌县地处河南省中部,黄淮海平原西缘,北距省会郑州87公里,素有“九洲腹地,十省通衢”之称。县域面积1002平方公里,人口78万,耕地101万亩许昌县历史悠久,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古迹遍布,文物丰富。诸如汉魏故城遗址、曹操射鹿台、毓秀台、华陀墓、天宝宫等,都是人们访古探幽,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许昌县地理位置优越,京广铁路纵贯南北,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穿境而过距国际航空港郑州国际机场仅40公里。各类通讯设施先进,国际直拨电话和传真通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供应充足。是全省粮食生产十强县,重要的商品粮生产输出基地。农作物以小麦、烟叶、棉花、玉米、豆类为主。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57.4万吨,再创历史最高水平。烟叶生产久负盛名,素有“烟叶王国”之称。1998年,全县已建成各具特色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51个,总面积31.7万亩。
许昌县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科技,形成了机械电子、发制品加工、冶金建筑建材、纺织印染、制鞋服装、化工皮革、玻璃制品、高压电器电力配件、装潢印刷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档发、腐竹、汽车传动轴、水泥、多功能播种机等产品颇具竞争力,行销国际国内市场。瑞贝卡制品有限公司、中亚集团、华正集团公司、许昌县水泥厂、许昌国能高压电器有限公司、骆驼鞋业有限公司、舒美鞋业有限公司、德丰集团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已发展为工业经济的支柱力量。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已有87%的村委会建起了不同档次的文化大院,总数达392所,较好地发挥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作用。
许昌县地处河南省中部,环抱许昌市区,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总人口近80万,是全国最大的档发加工出口基地、腐竹生产集散地和童鞋加工基地,是河南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和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县。
许昌县地处黄淮冲积平原中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基础完备,农产品资源丰富,优质小麦、浓香型烤烟、优质棉花、玉米、大豆等主导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一直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烟生产基地。近年来,以优质专用小麦、花卉、烟叶、林果、腐竹、蔬菜、畜牧养殖、食用菌为重点的八大特色农业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同时,集中力量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华龙食品许昌公司、灵河豆制品公司、湖雪面粉公司、想家方便面厂、康龙畜牧公司、河南鸿宝园林公司等一批农业企业迅速崛起,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
[编辑]历史文化
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高士许由、中国第一女诗人许穆夫人、一代枭雄曹操、武圣关羽等名人志士都与许昌县有过激情接触。许昌县还曾是许国、汉魏帝都。特别是东汉末年,曹操在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屯田积粟、秣马厉兵、经略四方、铸就一代伟业。曹丕因“魏基昌于许”而赐名许昌。悠久的历史,一代的帝京,星罗棋布的三国胜迹,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使许昌成为全国三国文化旅游的黄金线之一。许昌县还是华夏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许、陈、方等姓氏之根深植于此,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编辑]交通信息
许昌县居于河南中原城市群隆起带,尽享河南省构建中原城市群的各项优惠政策。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311国道横穿东西,许昌至南阳到重庆的高速公路、许昌至开封至青岛的高速公路、许昌至登封到洛阳的高速公路、许昌至扶沟到安徽亳州的高速公路交汇于此,省道及县乡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距郑州国际机场仅40公里。“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两大工程穿越县境,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