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临颍地处中原腹地,战国秦时属“颍川郡”,西汉初年置县,因濒临颍水而得名,1992年7月被批准为河南省唯一的内陆特区综合改革示范县。临颍县在全国全省获得许多殊荣。临颍县是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全国食品加工强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是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依法治理百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省级卫生县城;是省定35个扩权县和26个城镇化建设重点县之一。“豫南-枝花”――南街村就座落在这片沃土上。临颍是一个典型的平源农业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主要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烟花、大蒜及品种繁多的鲜果、蔬菜、畜牧、养殖业发达,传统工业制品历史悠久。临颍自古有“蒜乡”之称,以栽培历史悠久、风味独特而驰名中外,畅销全国各地,出口日本、南韩、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临颍县是全国的商品粮食基地县、烟花生产基地县和价质棉花基地县。年产小麦1.8亿公斤,玉米9000万公斤,大豆2600万公斤,综合开发和加工利用前景十分开阔。
地处颍河冲积平原,西北部较高,东南部稍低。河流有颍河,境内长15公里,清漯河境内长35公里,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降水量778毫米,全年无霜期241天。
国内生产总值215465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303元。现有耕地74.55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红薯为主;经济作物有烟叶、油菜籽、花生、芝麻等;森林覆盖率为11%;主要树种有杨树、桐树榆树等。主要中药材有鸡内金、牛黄、苍耳子、绵菌陈;土特产有大蒜、繁城五香牛肉、西瓜、草编、竹编;出口物资有安哥拉兔毛和泡桐。
名胜古迹受禅碑和公卿将军上尊号碑在繁城镇,刻于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传此碑王朗文、梁鹄书、钟鹞镌字,世称三绝碑。小商桥、杨再兴墓均在商桥村。杨再兴、岳飞部下抗金将领。家前“宋统制杨再兴将军之墓”石碑,传为岳飞用枪头刻成。
[编辑]历史文化
临颍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到了西周出现了城颍邑(今固厢乡城顶村),大陵邑(今巨陵乡巨陵村)。西汉初年(公元前201年),始于城颍邑置县,因滨临颍水故名临颍县,属豫小商桥州部。其后县境及归属,随着时代不同或析或井而有所变化。隋大业四年(608年)颍水外溢,临颍县城被大水淹没,城址遂从固厢向南迁7.5公里到龙脾岗(今黄土岗)之最高处筑新城(今县城),宋属颍昌府,金属许州昌武军,元、明、清属许州。民国21年(1932年),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属河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国后属许昌行政公署。[编辑]交通信息
境内公路总里程550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67公里,有国道107线穿过,全长26公里;省道1条,全长17公里;县乡道507公里,桥梁56座1450延米,乡公路晴雨畅通,行政村全通汽车。有25公里京广铁路通过,县辖内设有石桥、临颍2个站。-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