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素有"中原腹地,豫鄂咽喉"之称。总人口50万,总面积1711平方公里。确山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已探明的有40多种,堪称豫南建材基地,其中花岗岩(4.62亿立方米)、大理石(52万立方米)、石灰岩、萤石的储量和品位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其它矿藏储量达109亿吨,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确山农林牧业兴旺发达。农作物种类齐全,农副产品量大质优,是河南省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烟叶生产基地县、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县林业用地96万亩,林木蓄积量1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9%;现有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近30万亩,其中板栗面积17.5万亩,1993年被林业部定为优质板栗示范县;肉类总产量6万吨,禽蛋产量13万吨,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4%。确山板栗、确山瘦肉型猪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编辑]历史文化
确山,很早就有远古先民在浅山和平原地带生息繁衍。乐山东打石山,有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曹庄、朱庄、橡林等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迨至西周,县境北部为道国,东南一隅属江国。春秋属楚,秦属颍川郡。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 203 年),置朗陵县,治所在今溱头河北岸的任店,属汝南郡。公元前 25 年,县西北境建安昌侯国;公元前 7 年,东北境又建阳安侯国。东汉省安昌入朗陵。西晋时,复于西南置安昌县。南北朝时,随形势消长时南时北,县名、疆域与归属变更频繁。公元 421 年,南朝刘宋于县境建初安郡。 528 年、 547 年,南梁两次进据淮北,废初安郡,侨治陈州。北魏复占后,废州仍置郡县,改称安昌县。 556 年,北齐废郡县,侨治荆州。北周时,改为威州。隋初,废州复置安昌县,于 583 年迁县治于横列如屏、林壑清幽的盘龙山下,改名为朗山县。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年)因避讳改朗山县为确山县,因史载城南有泉入窦、声若搉米的确山而名县。元相沿未变。明初一度省入汝阳,洪武十四年(1381)复置,后送不变。元明清三朝均属汝宁府。民国初属汝阳道,后撤道,直属省辖。建国后,属信阳专区,1965年改属驻马店专区,至今不变。[编辑]交通信息
确山县交通运输发达,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编辑]餐饮美食
凉粉——一种用碗豆粉或红薯粉搅拌而成的小吃。凉粉这种小吃以其低廉可口的特点流传下来,并加以发扬成凉皮,梗皮,凉面等多个品种,成为确山街头一道古老、悠远而亲切的风景。 凉粉作为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在确山延续了上千年。由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绝佳的风味,一直以来,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如今,已经成为享誉豫南的地方名吃了。据清康熙年间的乡土志记载:“豫中驿城之南,有一地盛产豌豆之凉粉,色若琥珀,口感爽滑,弹性适中,食之有清热、驱火、凉血之功效。”-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