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汝南历史悠久,置县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自秦汉以来,汝南一直是郡、州、府的治所,豫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八方辐辏之地。199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汝南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18种,其中煤炭、耐火粘土、镁矿石储量可观,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水资源充裕,地表水和地下水总储量9.47亿立方米,具全国各县之首。宿鸭湖为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有“人 造洞庭”之美称,“汝半夏”以色泽好、粉质足、效 力大、药效全而成为全国主要出口药材之一。
名胜古迹汝南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很多,城北1.5公里有天中山,南关外的南湖中有小南海大士寺,县南关为悟颖塔又称“无影塔”,是豫南现有最早的古砖塔。
汝南素有豫南“粮油鱼米之乡”的美誉,被国家确定为粮食生产基地县、油料生产基地县、生猪外贸出口基地县、优质小麦基地县、农业综合开发县,先后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温室技术推广协作县”等称号,瘦肉型猪肉质量和 出口量居全国县市前列,全县宜渔面积18.3万亩,被评为“河南省渔业生产十强县”。汝南工业起步较早,拥有各类企业近200家,乡镇企业14735家,主要产品达2000多种,其中20多种产品获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奖,35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个项目获国家专利。
国内生产总值160747万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12元。现有耕地125.6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籽、芝麻以品质优产量多而闻名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1%;主要树种有杨树、榆树、柳树等。汝南的养鱼业发达,还蕴藏着上千万斤褶纹冠蚌,是人工培育珍珠的优良蚌种。
[编辑]历史文化
名城多杰,汝南自古人杰地灵。千百年来,这一方灵土早就了众多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名人贤士。东汉著名的文学家,《说文解字》作者许慎,东汉名扬天下的“鸡黍之会”的张邵,三国时期东吴大将,斩杀关羽的吕蒙,中唐著名才女,毒死叛臣李希烈的巾帼英雄窦桂娘都是汝南人士。明代更是人才辈出,仅万历年间汝南就出了五十一名进士,时有“汝半朝”之称。汝南还是英杰荟萃之地。蜀主刘备奔汝南领豫州牧,北魏孝文帝率军南征,在汝南会宴群臣。唐朝重臣、大政治家、书法家、爱国老人颜真卿为招降李希烈,被扣于城北龙兴寺,最后壮烈殉国,建国时汝南尚存鲁公庙。宋代欧阳修在蔡州任知州,度过了他最后一个任期,秦观来此写下了《汝水漫记》。苏轼下黄州途经汝南,留下了“淮西功绩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的诗篇。
[编辑]交通信息
境内公路总里程327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0公里。有省道3条,全长105公里;县乡道全长222公里。桥梁68座2339延米。乡公路晴雨畅通,298个行政村通汽车。地方铁路驻平线经境内57公里。境内宿鸭湖水库库区通航,从官庄至大王桥,通航水深两米以上,通航里程58公里。
-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