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潢川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处豫、鄂、皖三省的连接地带,县境东连固始,西靠光山,南接商城,北与息县、淮滨隔淮河相望,为豫东南的中心。
潢川县位于淮河之滨,长江北岸,典型的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水体环境无污染,一年四季适合各种淡水鱼类
生长。
潢川县是河南最南部的一县,南接武汉,东临合肥,均250公里,北俯省会郑州,312 107国道,交叉而过,京九西宁两条铁路,汇合与此,阿深,叶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自古为交通枢纽中心,潢川在历史上由于湖泊塘堰星罗棋布,被誉为“小苏州”“小上海”。
潢川水资源充足。水资源年均总量73.4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占7.9%、地下水占1.3%、过境水占87.9%。动植物资源丰富。县域内有高等植物247科839种,脊椎动物3类30目295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种、省重点保护动物18种。特色产业闻名遐迩。潢川是中国花木生产基地,花卉种植面积达18万亩,卜塔集镇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华英集团被誉称为“中国鸭王”,年生产加工樱桃谷鸭7000万只,产品畅销韩、日、中东、俄罗斯和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华鳖为正宗原产地,年产生态中华鳖(甲鱼)36万公斤,被誉为“甲鱼王国”。此外,卜集州姜、淮南麻鸭、高桩馒头、三股油叉等地方名产名吃享誉全国。
[编辑]历史文化
潢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黄氏发源地。春秋称黄国,汉代为弋阳,盛唐谓光州,民国二年更名潢川。后设潢川专署,1952年并入信阳。历史上名人荟萃,古迹文物遍布。为战国春申君之故地,元朝文豪马祖常之家乡。黄国故城气势恢宏,蔡番青铜器精美绝伦,清代铁旗杆赫然矗立,吴道子墨迹碑刻出神入化,倾倒过无数文人墨客、名士风流。潢川风光旖旎,景色迷人,玉带般的小潢河穿城而过,如虹双桥飞架南北,春申、弋阳两城相峙:河上点点白帆,时有渔舟唱晚;两岸亭台楼阁,夜半灯火阑珊。再有望河楼、三义观、晴堤新柳、七里清泉等景物,如涛如画、因得“豫南小苏州”和“鱼米之乡’’之美称。
[编辑]交通信息
潢川县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一水东流,城分南北,两桥相连,独具一格。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区域优势进一步凸现。京九、宁西铁路,阿深和罗叶高速,国道312和106干线,京九、乌沪两条光缆和西气东输两条支线均经过潢川,形成了五个黄金“十字交叉”,使潢川县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独特交通通讯中枢条件。
-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