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祁东,是1952年4月由祁阳县析置,系革命老区。全县总面积1872平方公里,人口92万,耕地4100余公顷,辖23个乡镇,42个居委员,871个行政村。祁东区位优越,地处湖南南部,湘江中游北岸,东抵衡阳,西接桂林,临近沿海,紧靠两广,湘桂铁路与322国道从境内并行而过,衡昆高速公路及连接线贯穿祁东,素有“湘桂咽喉”之称。北往长沙,南下广州,西到桂林,都不到6个小时车程,从县境东部湘江河道可直达长江,水陆交通极为便捷,是内陆地区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沿地带。
祁东风光旖旎,境内阡陌交错,溪流纵横,泉井棋布,古有“祁山叠翠、湘水环清”之赞誉。著名的景点有山清水秀的鼎山公园,巧夺天工的烟江石燕,清泉滴注的燕子岩,险峻的熊罴岭,巍峨的四明山。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迹有岳飞驻军的大营寺和金兰寺、小米山春秋墓、古永昌县址、百岁门、状元桥等故土文物,既古朴典雅,又含韵幽长;还有神话传说的石榴仙、刘三庙、七姑岭等猎奇佳地;更有“衡宝战役”烈士墓、江泽民同志亲手提写的“曹炎烈士墓”碑等革命遗迹。
祁东英才辈出,“唯楚有材,于斯为盛”。在这方荆楚大地上,凤翥龙翔,人才济济。不仅有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蜀国吏书大司马蒋琬、明代吏部尚书陈荐,同时还孕育了曹炎烈士等一大批风云人物,1932年,王首道领导的农民运动威震湘南。现任中共中央委员、南京军区政委上将雷鸣球,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龙新民,少将陈福阳、江杰生、肖希贤、乌干达大使李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知名学者周策纵、肖蔚云,著名画家管锄非,国家级书法家周策横,试飞英雄邹延龄等名人志士都出生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他们是祁东人民的骄傲和自豪。除上述杰出人物外,祁东还有许多俊杰在全国各条战线大展身手。祁东人素有“会读书、会当兵、会经商”的美誉。自改革开放以来,多年为高等院校输送的人才都在衡阳市,乃至湖南省名列前茅,为经济发展积储了大量的人才资源。
祁东物产富饶,已探明和开采的金属、非金属矿有铁、铅、锌、锑、汞、煤、大理石、石灰石、矿泉水等30余种,其中铁蕴藏量探明在15亿吨以上,品位28—30%。铅锌开采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水塘铅锌是湖南几家大型铅锌矿之一。水能蕴藏量164.2万兆瓦,归阳中型水电站正在筹建中。主要有大宗农副产品有粮食、黄花、席草、香芋、大辣椒、生姜、圆忽和湘莲等。上规模的工业品有钢铁、铜套、炸药、草席、家具等。
祁东农业发达,农耕历史悠久,特色鲜明,黄花、席草、香芋是传统优势产业,被誉为“祁东三绝”。全县已建成十大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山塘养鱼先进县、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黄花集团、香芋集团、金鹏草席集团、金泰米业、开福家具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其中黄花集团是国家指定的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映武牌黄花、开福家具、青蛙牌大米、鸣放牌草席等产品已成为湖南名牌,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名播异地。
祁东民营活跃,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民营富县”战略,大力扶持民营工业。祁东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总量大增,市场繁荣,骨干企业日益壮大,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县内有全国最大的黄花菜市场、草席市场和香芋市场。特别是建设面积11万平方米的中心市场,是名冠中南六省区的县级综合批发市场;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一种新的产业支柱。
祁东发展迅速,置县五十多年来,勤劳勇敢的祁东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出骄人的业绩。全县的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现已形成食品、化工、建材、家具、钢铁等产业;全县的农业从传统乳业发展到产业化经营,形成祁东的独特优势。县城建设由当初的洪桥几条小街,发展到城内面积12平方公里,近10万人口新型现代化小城镇。全县的财政逐步发展壮大,到1995年,成为湘南地区第一个财政过亿元县。五十年的奋斗是一段辉煌的历史,五十的成就是一首壮丽的歌。到200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50.59亿元,财政总收入1.46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976元。
祁东政策优惠,只要来祁东,一切好融通。县委、县政府除用足用活国家、省、市的优惠政策外,还制订了税收、地价、环境、规费等一系列比沿海地区还实惠的政策,旨在让外商赚钱,使祁东发展。目前全县辟有城南开展区、天洞源工业区、归阳工业区、洪丰工业园四个经济小区。对入户洪丰工业园的企业,实行规费全免,全程代办,挂牌保护等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使园区的发展环境宽松。
[编辑]历史文化
祁东县历史悠久。吴太孙皓元兴元年,永昌、祁阳二县县治均设今祁东砖塘和金兰桥,经两晋、南北朝不改。隋文帝开皇9年,永昌、祁阳并入永州。唐武德4年,复制祁阳县至中华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4月,将原祁阳县的七、八、九、十区的全部及第五区、第六区的大部划出建立祁东县,县城设在湘桂线上的洪桥镇。祁东县文物和名胜可观。石亭子小米山出土的青铜器,距今已有2500余年,砖塘的汉墓群和出土的汉砖,对研究汉代和三国郡县的地理位置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相传砖塘亦为古也良国(一作耶琅)国都所在(注:在当地流传甚广,但无实据可考)。烟江石燕之灵秀,梅塘烟雨之奇特,状元桥之雄伟,燕子岩之深邃,石门之幽静,熊罴岭之险峻,四明山之巍峨,温泉之神奇,为历代文人所咏歌。孟浩然、柳宗元、张九龄、李颀、文天祥等留下了众多碑刻和名句。归阳状元桥横跨于白河入湘江汇合口,长80米,宽8米,高10米。全桥长五拱为石砌结构,造形之雄伟,令人惊叹。马杜桥乡庙冲之石门,因两峡夹立,峭壁上合,拱如下面得名,古有湘南桃源之美称。柏泗在《游石门》中云:“石门安何在?人闲境亦闲;有扉云欲扣。无锁月常关。曲水留人住,归禽送客还;桃源疑既入,不见屋千间。清顺治八年(1651)年王夫子曾到此游览和避难。位于城关镇西南的温泉,发掘于宋庆元四年(1198)以前。2001年因修建衡枣高速公路在县境内多处发现大规模的汉墓群。
[编辑]交通信息
祁东交通便捷,金融发达,商业繁荣。地处湘南,是三沿(沿海、沿江、沿边)辐射的“聚焦点”,1998年列入国务院批准的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湘桂铁路与322国道从境内并行通过40公里,湘江、白河交臂环抱。境内有大小7个火车站,正在筹建的衡昆高速公路将贯通县境(现在已经通车)。河洲湘江公路大桥已被批准立项(现在已经通车)。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800公里,其中油路250公里,乡乡镇镇通油路,村村组组通公路,与直达长江的湘江航道沟通,客货水陆运输极为方便。-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