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绥宁县位于绥宁县西南边陲,宋元丰四年(1081年)建莳竹县,祟宁二年(1103年)改称绥宁;全县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43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2.95%。全县辖25个乡镇,人口35万,其中苗、侗、瑶、壮、回等15个少数民族(主要为苗族)占总人口的61.3%。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有耕地30万亩,粮食作物以中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柑桔、西瓜等,土特产有香菇、木耳、杨梅、天麻、玉兰片、猕猴桃、云雾茶、乌骨鸡、茯苓等。
绥宁县是全省、全国的重要林区县,森林覆盖率达73.6%,活立木蓄积量为1156万立方米,林业资源较为丰富,杉、松原木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楠竹、马尾松已成为产业化的重要树种。林业保护形成了丰富的林业生态旅游资源。黄桑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22种,珍贵动物17种,国家二类保护树种——“活化石”长苞铁杉群落为世界罕见,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注目,绥宁被誉为“神奇绿洲”。
[编辑]历史文化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始建莳竹县,遭土著强烈反对,朝廷数次派兵镇压以后,崇宁二年(1103)寓“绥之以宁”之意而更名绥宁县,沿用至今。唐代以前,境内先后属镡成县、舞阳县、龙标县地。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73)始名徽州,徽城设于寨市。乾符六年(879),潘杨二姓东掌飞山峒,史称“飞山蛮”地。五代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91)属“十峒”。南唐保大八年(950)楚辟“十峒”的资水流域置武阳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辟徽州沅江流域(右岸上游部分)置关峡寨。神宗崇宁五的(1106)年易名绥宁,改隶武冈军。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隶湖广行省武冈路。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改隶靖州,至清末未变。
中华民国3年(1914)隶辰沅道。民国26年隶湘西绥靖处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改录湖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又改隶第十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1日成立后绥宁县人民政府,后被土匪部队扼杀。1950年10月20日成立县人民政府,隶会同专区(后改名芷江专区,黔阳专区)1954年县治迁长铺镇,1958年7月改隶邵阳专区,1986年隶邵阳市。1990年,共设26个乡(其中民族乡17个)、4个镇、5个农林场所。
-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