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江旅游
- 洪江介绍
-
- |
- |
- |
- |
- |
- |
- |
[编辑]地区概况
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区,东、西、北与洪江市接壤,南与会同县毗连。地理座标:北纬27.5o~ 27.13o,东经109.45o~ 110.3o。南北纵长19公里,东西横跨31公里,市区总面积216平方公里。1988年总人口8.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8万人、非农业人口5.29万人。在总人口中汉族约占97%,余为苗、瑶、侗、回、土家等少数民族。洪江区处层峰叠嶂之中,地势甚高,气候适人。盛暑烈夏,早晚可着夹衣;隆冬腊月,温度最低零下三四度;时至暮春,室内犹生火取暖。雨水以5、6月为最多,常年平均降雨量1485毫米。平均日照1354小时。无霜期304天。
境内物产资源颇丰,已查明有木本植物91科584种,林地面积2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5万立方米;矿藏资源矾矿储量1亿吨,石灰石几十亿吨,石煤约1亿吨,还有瓷泥,重晶石、石英石、钨、铜、沙金、金刚石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万千瓦,可开发的占55%。222省道和沅水等交通干线通过,水陆交通堪称方便。
洪江区夏为荆州之寺,周末隶属于楚,秦为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镡成县地,东晋为舞阳县地,隋属沅陵郡龙剽县,唐属朗溪县,五代入于蛮。宋元祐五年(1090)置洪江砦,隶黔阳县;崇宁二年(1103)改属靖州三江县地,寻改三江县为会同县,随属会同县。元明清因之。清末置洪江镇。民国初期为会同县洪江镇,民国13年(1924)称会同县。洪江市,后又改为镇。民国22年以后为湖南省第四、七、十区保安司令部和第七、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抗日战争后期,湖南省政府在此设立洪江行署,辖第六、十两个专区。解放初,置洪江市,隶属会同专区。以后市镇建制交错更迭频繁,至197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洪江市,属黔阳地区(1981年6月30日改为怀化地区)。1988年11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经济计划单列市,1999年5月设洪江区。洪江区设河滨路、沅江路、高坡街、新街4个街道办事处,共31个居民委员会;洪江区辖桂花园、常青、横岩3个乡28个村。
洪江区山水秀丽,环境优美,曾被除誉为湘西的一颗"明珠"。洪江区以老鸦坡为屏障,呈扇状辐射,满山绿树成荫,雄溪公园的亭台楼榭点缀其间,气势壮观。城西嵩支山幽林深处的古刹大兴禅寺,如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省内著名寺庙之一。山间怪石成趣,古洞藏幽,以"丹凤朝对"、"双狮迎客"、"祖师洞"、"张家坟"、"白云洞"、"镜子岩"、"半山亭"、"水佛洞"、"观音岩"、"鲤鱼田"等影点构成嵩云10景,为城市的游览胜地。
[编辑]历史文化
洪江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绚丽多彩,遗存十分丰富。经国家古文物、古建筑专家考察论证,洪江区现存一座全省乃至全国罕见的古商城正待开发。洪江古商城内有80多个馆、宫、殿、庙、庵、寺、院、祠,17家报社,23个钱庄,34所学堂,48个半戏台,50几家妓院,60多个烟馆,70余所酒家,80来个客栈,近百个作坊,近千个店铺,充拥于山城的每个角落。不愧是一幅展示明、清、民国社会景观的“清明上河图”,一所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史资大全的活性博物馆。我们感谢历史,感谢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厚重的遗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洪江区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谱写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曾经取得了第一次创业的辉煌成就,享有“湘西明珠”之美誉。在跨入21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洪江区人民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沿着“三个代表”的指引方向,继续发扬“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求实创新、自强不息”的洪江区精神,努力开辟“二次创业、民营兴洪”之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昔日的湘西明珠再创辉煌。[编辑]交通信息
市域内有上瑞高速连接线、S222省道、1839县道和沅水等交通干线通过。包茂高速连接线、和城市环线公路已在规划和建设,据西南铁路枢纽怀化为70公里,水陆交通堪称方便。- 旅游专题
- 度假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