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湖北省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交汇处,地处秦岭南麓、巴山北坡,东屏荆襄,西控川陕,南连渝蜀,北枕汉水,是连接华中地区与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素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县境版图3307平方公里,辖七镇八乡,总人口36万。竹溪西周属古庸国。东周楚庄王三年(前611年),庸率群蛮叛楚,8月楚伐庸,楚人、巴人、秦人灭庸,庸地入楚,置上庸县,竹溪为上庸县属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析上庸之地地置为武陵县,隶属汉中郡,此为竹溪建县之始,治所在今竹溪县城东。南朝梁,置为新丰县。北朝西魏,置为上庸县。北朝周,置为孔阳县。隋朝,置为上庸县。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置为竹溪县,以境内竹溪河而定名.属郧阳府。
1949年5月竹溪县解放,隶属陕南军区两郧行政公署。1950年,改属湖北省郧阳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合并,竹溪县属襄阳行政专员公署。1965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分设,竹溪县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10月,郧阳地区行政公署与十堰市人民政府合并为十堰市人民政府,竹溪县隶属十堰市人民政府。
竹溪县位于大巴山脉东段北坡,十堰市西南部,为鄂西北的边陲。地处东经109°29′-110°8′,北纬31°32′-32°31′。东与本省竹山县相连,西与陕西省的旬阳、平利、镇平县接壤,南毗邻重庆市巫溪县,是湖北入渝、通陕之门户。县境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51公里,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全县海拨800米以上的高山占总面积的64%,最高海拨点葱坪主峰2740米,最低海拨新洲乡烂泥湾村276米,相对高差2464米。竹溪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2℃-16℃之间,全县无霜期200-246天,日照时数为1500-1800小时,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
竹溪县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现已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文物点20余处,遗址12处;古墓、墓群19处,寨堡3处。
-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