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余干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13’48”~ 116054’24”,北纬28021′36” ~2903’24” ,南北长87公里,东西宽38公里,呈南北狭长状,全县总面积为2336平方公里。余干县为上饶市西部农业大县,东与万年接壤,南毗余江、东乡,西连进贤、新建、南昌,北邻波阳、濒临鄱阳湖,与都昌县隔湖相望。
县城余干镇位于全县的中心,处于信江下游的滨湖平原上,地势平坦低洼,湖泊众多,港汊纵横。陆路距南昌175公里(直线距离约70公里),景德镇市141公里,鹰潭69公里,位于三市之中;向东至上饶市200公里。
全县地形地貌基本上由低丘和滨湖平原所构成,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部丘陵向西北缓慢倾斜,过渡到湖滨平原。海拨高度一般为150-250米左右,最高峰李梅岭海拨高度290米,最低点在北部皇帝帽,海拨13米左右。本县辖区的中部为平原区,东南部为低丘区,西北部为湖区。地表结构大体分为四水、三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
县城处于信江下游的河谷松平原上,除东山岭地势较高外,县城其他地方地势都较为平坦低洼,湖泊众多,周围多为良田、菜地。
县城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在余干县内信江河谷的松散岩孔隙水区中部,即枫港-县城-保安山煤矿一带覆盖岩溶水,县城-杨港一带,含水层汇水面积达68*106平方米,覆盖型裂隙水开采资源量为31.4万吨/日,地下水位3-6米,可做县城供水源地。地表水有信江东大河,流经县城,多年平均径流量175.6亿立方,县城周围河段为二类水质。
森林资源
自然景观有李梅岭的幽村古刹,五雷万春山色,鄱阳湖的湖光帆影。县城襟山带湖,景色尤佳,东山岭的“干越八景”与市湖、琵琶州交相辉映。文物古迹有乘风亭、忠臣庙、昌谷寺、中桥、润溪大桥、下枫桥等七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历史文化
余干古称干越,秦始(公元前221年)置县,迄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境内风景秀丽,名胜古迹繁多。东山岭风景区、五雷万春山风景区和鄱湖风景区,都有各自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动人传说。主要古迹有北宋崇宁年间摩岩石刻、古埠宋代拱桥、明太祖朱元璋为其在大战鄱阳湖时阵亡将领建造的忠臣庙。历史名人有汉朝的长沙王吴芮、十万户列候梅娟、理学家张遐、张吉、胡居仁,以及宋代右丞相赵汝愚,礼部待郎李伯玉等。余干民风淳淳,意境深远,慕名游览者络绎不绝、流连忘返。唐代刘长卿、蒋士铨、韦庄,宋代王十朋、黄庭坚、辛弃疾、米芾、朱熹;明代李时珍等名人都在余干写下许多赞美的诗词佳作。-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