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正蓝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南部,东与多伦县、克什克腾旗交界,南与太仆寺旗、河北省沽源县连接,西与正镶白旗为临,北与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接壤。全旗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人口8万,辖3个镇8个苏木,旗人民政府驻地为上都镇。正蓝旗历史悠久。早在一、二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从战国至元朝是北方少数民族割据活动的地方,旗内有历史名城――元上都遗址(位于旗所在地东20公里)金恒州城遗址。清康熙十四年,这里被编入八旗,因旗号为纯蓝色而得名正蓝旗。民国时属察哈尔省,现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锡林过了盟。
美丽富饶的正蓝旗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水土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富足,畜牧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距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开发前景十分开阔。全旗草场面积8,33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82%。矿产储量大,分布广,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铁、褐煤、硅石、天然碱、萤石、石英砂等20种,全旗水资源丰富,城内有大小河流21条、淖(湖泊)147个,水面积110平方公里。地下水源富足,水质优良、无污染,是引用、发展水产和水电事业的理想水源;历史文化古迹众多,人文资源得天独厚。旗内元上都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全旗自然景观和旅游景点众多,草原风情特色突出,每年都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旅游业成为全旗新的经济增长点;正蓝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207国道纵贯全旗南北,直通北京(480公里),集通铁路和集赤公路横贯东西,桑蓝铁路即将开通,蓝张(丰)铁路已在筹划,交通优势越来越明显,将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7,000部,并开通移动电话和ETS无线接入业务;全旗苏木镇输通长电,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增高,全旗“两基”达标通过了自治区政府验收;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农牧区三级医疗保健网覆盖率达到100%,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覆盖率达90%以上。
正蓝旗党委、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机遇,全面实施围封转移、工业化、城镇化三大战略,全力推进上都电厂、桑蓝铁路、完达山乳制品加工、蒙元文化生态旅游、硅铁矿、黑城子煤田开发及4×30万千瓦自备电厂、上都工业园区以及上都高载能园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主要工业企业有赛虹毛绒有限责任公司、长虹乳制品公司、蒙古包厂、草原兴发肉制品厂等皮毛乳肉畜产品加工企业,部分产品远销海外。
全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根据你受益、我发展的原则,采取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广泛联合,实施最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努力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
辽阔的正蓝旗草原,民风淳朴,资源丰富,日益完善的配套服务、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有识之士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勤劳纯朴,热情好客的正蓝旗各族人民,真诚欢迎各界朋友到正蓝旗合作、投资、开发建设、共同创造正蓝旗美好明天。
[编辑]历史文化
正蓝旗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早在一二十万年前,正蓝旗范围内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从春秋战国直到元代,这里是北方民族生产活动的场所。其中影响较大的民族有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在这里活动,绘制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公元前相当长的时间到公元一世纪,这里是匈奴统治的区域,公元二世纪到三世纪是鲜卑人的属地。四世纪末柔然统治该地区,到五世纪中叶则由突厥人治理。六世纪到九世纪接受回纥人的统治,十世纪时使成为契丹人的领地,是辽朝皇帝捺钵避暑的地方。十二世纪初,女真灭辽,建立金朝,在曷里浒川北岸建造桓州城,治理金朝西北边陲,是金朝西京路桓州府所在地,又是金朝西北路招讨司治所建帐之所。金国皇帝金世宗完颜雍将此地更名为"金莲川",说"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经常率骑兵来此消夏围猎。金章宗完颜頫出生于此地的麻达葛山,便以"麻达葛"命其小字。金朝在原辽朝乌鲁古的基础上,在这里设置特满和忒恩群牧,为金朝畜牧战马。1211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南下攻金,"下金桓州,得其监马几百万匹,分属诸军,军势大振"。公元1251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驻帐于金莲川。在这里,忽必烈广召天下名士,组成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金莲川幕府的建立,对忽必烈治理汉地乃至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此地选址建城。1259年城郭建成,命名为"开平府"。1260年3月,忽必烈在此登元朝皇帝之位,将开平府作为临时首都。1264年,改燕京(今北京城)为中都,后称大都,从而确立了两都巡幸制度。1272年,上都开始大兴土木,不断扩建。元朝历代皇帝每年四月至八月,巡幸上都,避暑行猎,处理朝政大事。
元朝灭亡,元上都几经战乱的损毁,变成了一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明朝曾经在这里设立开平卫指挥使司,屯田驻防。随着明朝势力的衰微,蒙古人重返故地,游牧生产,成为蒙古右翼诸部的领地。1675年,察哈尔林丹汗孙布尔尼举兵反清,兵败身死,清廷将察哈尔余部编入八旗序列,设总管治之。正蓝旗与镶黄旗遂成为察哈尔八旗的左翼,被安置在这片草原上,接受清朝的直接统治。民国时归察哈尔省管辖。1945年获得解放,第二年建立人民政权,1956年最终形成现有的行政区域。
正蓝旗名人荟萃,民族文化底蕴丰富独特。中国现代蒙古族著名诗人纳·赛音朝克图、当代蒙古族著名的历史学家赛熙亚勒、蒙古族著名歌手朝鲁、蒙古族近代画家阿格旺、蒙古族现代小说家钢·普日布等生长在这片沃土上。以正蓝旗察哈尔方言为代表的察哈尔语音作为中国蒙古语标准音,曾于1980年3月31日得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批准。察哈尔民俗、察哈尔奶食,名扬区内外。
正蓝旗拥有如此优美的自然条件、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具备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正蓝旗旗委、旗政府制订了调整产业,振兴正蓝旗经济的近期和中远期的规划,提出了在发展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的同时,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此带动其他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为此,请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正蓝旗绘制了《正蓝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5)》,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
元上都是正蓝旗旅游业中的重点观光景点。正蓝旗拥有这座人类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努力保护的同时,正在配合自治区致力于将元上都申请加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工作。
元上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草原城市,更是元王朝的夏都,在世界及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元上都遗址像座巨大的人类文明的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着昔日的辉煌。认识元上都,解读元上都,不仅能获得有关蒙元王朝历史文化的许多知识,更能了解蒙古民族会同其他兄弟民族创建元朝,为今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所做出的不朽历史贡献。
[编辑]交通信息
正蓝旗交通便利。207国道南北穿过,S304省道东西向通过,旗域北部有集宁-通辽的铁路通过。正蓝旗大区位条件优越,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北距锡林浩特238公里,西距呼和浩特400公里,距离河北张家口市仅191公里,是距京津最近的典型草原区。-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