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景区
- 当地酒店
- 参团线路
- 当地特色
满洲里介绍
- 地区概况
- 历史文化
- 旅游佳期
- 交通信息
- 住宿情况
- 餐饮美食
- 休闲娱乐
- 购物消费
[编辑]地区概况
满洲里市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1992 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满洲里市具有百年的光荣历史,作为口岸交通枢纽,在中国近代、现代各个历史时期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满洲里作为我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呼伦贝尔市试验区前沿阵地,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自然地理 满洲里市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草原,毗邻俄罗斯联邦和蒙古,市区中心北距中俄边界线最近处仅3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12′-117°53′,北纬49°19′-49°41′。全市总面积726平方公里。满洲里市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 -1.2℃,年平均降水量为302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876小时。
行政区划 满洲里市辖扎赉诺尔矿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中俄互市贸易区和东湖创汇农业区。
人口与民族 2000年末总人口14.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1万人,非农业人口1.5万人。
自然资源 满洲里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多种资源利用潜力很大,亟待开发。其中,矿产资源:以优质褐煤为主,已探明储量101亿吨,现已形成年产600万吨的开采能力;珍珠岩、花岗岩、膨润土、明矾石、氟石、石灰石、硅石等储量也很丰富。草原资源:满洲里市被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所簇拥,有天然草场近百万亩,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渔业资源:距市中心 43公里的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呼伦湖,湖长 93公里,最大宽度41公里,湖水总面积 2339平方公里,总储水量138.5亿立方米,无任何污染,被誉为“北方第一湖”。该湖盛产鱼虾,有鲤鱼、鲫鱼、白鱼、狗鱼、鲶鱼、蒙古红鲅、秀丽白虾和湖蚌等30多种,捕捞年产量1万吨。与呼伦湖相对应的贝尔湖和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兰鄂罗木河构成了供鱼类栖息、 繁衍的天然有机水系。野生动物资源:野生动物主要有貉、貂、狍、狼、狐狸、水獭、旱獭、黄羊、兔、獾等10余种;野生鸟类有70多种。野生经济植物主要有草原白蘑、花脸蘑、草蘑、黄花菜,属天然绿色食品;还有黄芪、柴胡等中草药。
[编辑]历史文化
满州里市 黑龙江省曾辖市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大兴安岭岭北中俄边境,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清代,属黑龙江将军呼伦贝尔副都统衔总管(后为呼伦贝尔副都统)辖区。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中东铁路西部线建成后,建立火车站,因是从俄国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当时惯称“满洲”)的首站,故名“满洲里站”。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设满洲里铁路交涉分局。1909年10月(清宣统元年九月),黑龙江行省于满洲里正式设置胪滨府,1912年1月被废止。1920年2月,复设胪滨县。中华民国时期,1923年4月,将满洲里铁路交涉分局改为满洲里市政分局,隶属东省特别区管辖。东北沦陷后,1933年1月,伪满取消胪滨县,设满洲里办事处。1936年1月,改为满洲里市政管理处,1940年改为满洲里街。1941年1月,改为满洲里市,隶属兴安北分省管辖。1943年10月,改隶兴安总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1949年4月,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纳盟。1953年4月,改由内蒙古自治区直辖。1954年5月,改隶呼伦贝尔盟。1969年7月,与呼伦贝尔盟一起划归黑龙江省管辖,仍隶呼伦贝尔盟。1979年7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仍隶呼伦贝尔盟。1990年全市总面积696.3平方千米;总人口13.7万,汉族占绝大多数。